一谈到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疾病,人们在惊恐之时,首先想到的治疗方法大都是外科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消化道早期癌变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免除了外科手术的创伤,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近日,我院脾胃病科成功为一名65岁食管早癌患者进行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不良饮食习惯 诱发食管癌
家住湖塘的吴大爷,平日喜爱喝酒,尤其是烈酒,每天两餐至少半斤以上白酒。半年前,吴大爷出现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以为是胃病,自行到药店购买胃药服用,症状未能缓解。在家人的劝说下,他来到我院脾胃病科就诊,主治中医师陆渊为其进行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中段一处病变,病理活检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即食管癌前病变。吴大爷随即入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术中,陆渊在色素内镜下精确定位病变范围,仅用30多分钟,完整切除了病灶,顺利完成手术。在脾胃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 吴大爷4天后康复出院。
“在门诊上,通过胃镜等检查,每周都会发现数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他们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让人痛心疾首。吴大爷喜欢喝烈酒,由此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刺激和损伤,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幸亏及时来院就诊,早期发现病灶。”陆渊表示。吴大爷的术后病理证实病变局限在黏膜内,还未浸润到粘膜下层,无需追加外科手术,仅需定期随访复查胃镜。出院时,陆渊医师再三叮嘱吴大爷应戒烟戒酒。
微创技术 早期食管癌患者首选
食管癌在我国尤其在江苏地区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主要表现为吞咽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感以及胸骨后疼痛等,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而且早期食管癌并没有任何症状,容易被人忽视。食管癌到了晚期,最主要的症状是进行性的吞咽困难,还有可能出现梗阻、消瘦、衰竭、转移等症状。
虽然食管癌在我国高发,但是食管癌患者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达到95%以上。在临床上,食管癌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已成为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创口较小,能完整保留生理通道,具有手术创伤小、无体表伤口、术后恢复快、不影响生活质量等优点。我院脾胃病科除了开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外;还对食管癌传统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开展内镜下吻合口狭窄扩张术;对晚期食管癌不能手术的患者,常规开展支架置入以及鼻饲营养管置入等治疗,有效提高和改善了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定期胃镜检查,早期“揪出”食管癌
食管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列因素有关:如经常食用霉变食物、咸菜、腌制烟熏食品等;经常进食粗糙、过烫的食物或抽烟等。专家提醒,虽然食管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定期胃镜检查是最有效的早期发现手段。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吸烟饮酒,喜好热食、热饮,爱吃腌制品人群,应每2年查一次胃镜;有食管癌家族史人群,应该每年查一次胃镜。一旦出现进食哽咽、异物感、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陆渊 我院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硕士学历,师从省名中医费建平,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进修1年。擅长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尤其是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和诊治。
门诊时间:周六上午